湘水汤汤,承载着革命岁月的峥嵘记忆;麓山巍巍,镌刻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为深入学习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团队力量,2025年10月30日-11月2日,【浙江德邦】组织党员干部及骨干员工赴湖南长沙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党团建活动。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在文物史料中触摸历史温度,在红色地标前感悟信仰力量,让“寻根红色路,聚力新征程” 的活动标语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DAY1:省博探源,触摸历史文化的密码
团建首站,我们走进了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8万余件,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史陶瓷、书画等最具有特色。馆内最为出名的三大镇馆之宝:1、重量仅49克的素纱单衣,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实物2、展现汉代人观念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个世界的T型帛画3、距今已2100多年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辛追夫人遗体。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也深刻地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逻辑与人文精神。
DAY2:洲头麓下,追寻伟人足迹的青春回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我们漫步橘子洲头,站在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前,仰望伟人英姿。这座雕像定格了毛泽东青年时期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壮志豪情,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当年胸怀天下、探求真理的热血模样。
午后,我们攀登岳麓山,探访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讲堂前檐“实事求是” 的匾额熠熠生辉.在这片浸润着湖湘文化精髓的土地上,穿行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聆听着书院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的历史,大家深刻感悟到 “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深厚底蕴,纷纷表示要将这一思想精髓融入日常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安保服务。
DAY3:韶山明楼,缅怀伟人风范的初心传承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韶山—— 毛泽东主席的故乡。在毛泽东故居,大家在伟人铜像面前鞠躬致敬,签名献花和进献毛主席爱的香烟,党员们重温入党仪式,面对着入党誓词郑重地宣誓。大家细细端详每一件文物,聆听着伟人早年反抗压迫、追求真理的故事,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真切感受到伟人从韶山冲走向全中国的初心与担当。
随后,我们前往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及纪念馆。在刘少奇故居,15岁的刘少奇书页间 “欲救中国,必先醒民” 的木炭批注,见证着少年志士的救国初心。纪念馆内,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匾额笔力遒劲,展柜中毛泽东写给刘少奇的亲笔信墨迹清晰,信中 “多听群众意见” 的叮嘱穿越时空,彰显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群众情怀与治国智慧。
在铜像广场,7.1米高的铜像寓意深远,大家整齐列队,向刘少奇同志铜像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
DAY4:清水塘边,感悟革命火种的燎原之力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清水塘——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旧址,这里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区委所在地。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从中共一大归来后,在此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随后发展为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在这座砖木结构的平房里,毛泽东和杨开慧居住和工作,刘少奇、李立三等人常来此开会联络,点燃了湘区革命的熊熊烈火。
漫步在庭院中,清水塘的涟漪倒映着青瓦平房,屋内复原的办公场景、陈列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资料,生动再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秘密开展工作、领导工农运动的峥嵘岁月。正是在这里,毛泽东领导开展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等十次工人大罢工,使湖南成为当时全国革命运动发展最迅速的省区之一。
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传承先辈们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安保工作中。
四天的红色之旅虽已结束,但革命精神的传承永不停歇。
此次长沙党团建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作为保安从业者,我们肩负着守护一方平安的重要使命,更要从红色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担当精神融入血脉、付诸行动。
未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团队合力、
强化责任担当,秉持“安全第一、服务至上” 的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
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安保服务,为社会安全稳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