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朱颜、声如洪钟。岁月的痕迹犹如年轮般在额头显现,仿佛正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是的,他就是杭州安邦公司退休返聘人员张兴贤。
    兴贤同志出生在萧山与绍兴交界的农村里,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但看着革命电影长大的兴贤同志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的那个年代,作为当时的高学历者(中专生),兴贤同志被分配到了杭州的大型国企,从事货物运输工作。那时候24小时工作轮流转是常有的事,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没有加班费,没有劳保,全靠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兴贤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在八百多名员工中脱颖而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一颗赤诚之心,以自己的坚韧与不懈,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平凡和伟大。正因为如此,兴贤同志会经常教育年轻队员,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如果说抗战年代,共产党员的“特权”是扛起炸药包,炸毁敌人的碉堡,轰轰烈烈,荡气回肠;那和平年代,共产党员的“特权”则是不图回报的付出与奉献。但两者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遇事,毫不犹豫,永远冲锋在前。 
    每当公司有重要举措,兴贤同志会及时与车组人员一起学习公司文件。通过讲一些经历,剖析一些道理,为车组人员指明工作与生活的方向。每当装备有破损情况时,队员们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兴贤同志,他就像我们的大家长一样,时刻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顶钢盔、一套防弹衣,看似无关紧要,却是重中之重。每当基地有义务劳动以及重大活动时,兴贤同志作为一名老同志,永远冲在第一线,作表率,立标杆,亲力亲为,这就是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2018年,香积寺路基地搬迁分流。分流任务异常艰巨,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兴贤同志作为基层车长骨干,模范表率,积极协助基地做好车组人员的思想工作,并配合基地一一解决搬迁分流中所遇到的困难,直至圆满完成分流工作,才随最后一批留守队员分流至良渚基地。
    大家还记得08年夏天杭州的那场暴雨吗?下了一天一夜,整个城西都被淹了,农行某网点门前将近一公里范围内积水超过1米,已无法正常行车,也无法看清脚下的路。可是晚进库还得继续,款箱还得装车入库,怎么办?作为老党员的兴贤同志主动请战,请示领导后,率领突击队直奔城西农行网点,由于道路极其难走,库车行驶非常缓慢,到达网点已近晚上九点。由于水太深,兴贤同志与另外一位队员只能将款箱扛在自己肩上,防止款箱进水,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忙指引下,小心翼翼,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向库车。当兴贤同志和队员们将款箱成功运抵库车时,在场的银行工作人员,包括银行行长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对于我们押运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一种感动。这掌声尽管过去了10年之久,却历久弥新。 
    大家还记得13年冬天杭州的那场暴雪吗?同样是下了一天一夜,杭州的道路瘫痪、高架封道,整个城市交通处于半混乱状态。可是远在临安山区某农行网点的早出库还得继续啊,网点还得正常营业,怎么办?熟悉的绍兴口音又及时出现了:“我去!”对,是兴贤同志!兴贤同志带好铲雪设备,给库车装好防滑链,艰难地出发了。越到山区,天气越冷,冰就积得越厚,库车就越难行进。为了让网点准时开门营业,兴贤同志和其他队员冒着零下七八度的严寒,拿着铁锹快速铲雪,铲一米,库车就前进一米。就这样在那偏远的山间小道上,定格出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而景色的主角不是雪,是那两道留下我们队员汗水的铲雪痕迹。当库车到达网点时,刚好是上午九点,一分钟也没有耽误网点的营业。银行行长握着兴贤同志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同样的,这“谢谢”不仅仅是对于我们押运工作的感谢,更凸显我们的责任与担当。